问答之间彰显新疆开放自信

发布时间:2024-12-27 10:20:54 来源: sp20241227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图为中国日报外籍记者内森提问。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崔志坚摄

  编者按

  3月7日上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开放自信的新疆吸引着中外媒体的关注,64家中外媒体的125名记者到场采访,聆听新疆好故事、好声音,深刻感受新疆蓬勃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在中外媒体记者与代表的一问一答间,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成效和开放坦诚自信的新气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媒体高度关注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

  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凤凰卫视记者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话题提问。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禀赋丰富,为发展油气、煤炭、矿产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人大代表王岿然说,新疆牢牢把握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围绕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区战略,着力推进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产业集群”建设。

  2月26日,自治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暨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大会召开,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政策体系正式亮相,一季度全区重大项目调度会同日举行,较往年提前。在王岿然代表看来,这展现出全疆凝聚起发展“八大产业集群”的强大共识。

  王岿然代表来自新疆发展和改革系统,他说,下一步,新疆将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新疆特色且能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新质生产力。

  王岿然代表介绍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要坚持把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要坚持把高质量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作为重要牵引,加快走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路,闯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拓展油气增储上产的新路,加快建设绿色矿业;三要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底色,推动高碳化石能源与风光新能源耦合发展,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格局;四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聚焦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深化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改革,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难点。

  全国人大代表张新从企业角度补充发言,他说,希望国家能将新疆三大盆地建设成为国家绿色能源的保供基地,厚植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澎湃动能,并把这些绿色优势能源赋能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去,让“八大产业集群”更低碳、更绿色。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张新代表说,通过“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新疆一定能实现后来居上。

  陈伟俊代表向约旦记者介绍新疆旅游新常态:

  春夏美、秋冬俏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

  “新疆地域辽阔、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未来新疆旅游潜力一定会越来越大。”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陈伟俊在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回答约旦通讯社记者提问时说。

  “去年新疆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也成为国内最忙碌的机场之一。”陈伟俊代表介绍,2023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5亿人次,“新疆是个好地方”是国内外游客喊出来的,更是游客创造出来的,是来新疆的游客对新疆旅游发展的衷心赞叹。

  目前,新疆有A级旅游景区超过64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达到17家。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新疆的星级酒店近400家,全疆在建的五星级酒店35家,实现了高标准酒店的集群建设。

  “为什么社会各方投资者会青睐新疆、看好新疆?”对此,陈伟俊代表给出了答案。

  新疆旅游业发展禀赋好、数量多、种类齐全,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使得新疆旅游潜力无穷。此外,春有花海、夏送阴凉、秋有神韵、冬送冰雪,新疆四季皆有景,各个季节独有风味,美不胜收。

  2023年11月,中国政府同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定。一些中亚国家也正在考虑积极推动与中国的互免签证工作。

  新疆旅游的各种主题活动同样丰富多彩。自驾游、边境游、生态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日新月异。“春夏美、秋冬俏,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已经成为新疆旅游新常态。”陈伟俊代表表示,现在来新疆,是听着歌声游新疆、踏着古道游新疆、读着经典游新疆、品着美食游新疆、跟着赛事游新疆。

  目前,新疆从事旅游以及相关服务业的经营主体近40万家,为几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旅游业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扩大就业、惠民富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几年新疆旅游发展态势一直呈现持续健康、高位增长态势,非常欢迎大家来游新疆、看新疆。”陈伟俊代表说。

  新疆团两位代表答法国记者:

  “新疆是个好地方”

  是游客发自肺腑的赞叹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米日古力·吾

  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新疆冰雪旅游再度引发关注。

  法国中文电视传媒集团记者提问:“冰雪运动到底给新疆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冬季寂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人们从过去的冬闲变成冬忙。”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来自阿勒泰,她用自己身边的实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卓娅·巴合提代表说,随着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阿勒泰的冰天雪地开始释放出经济发展的“热”效应,带动形成了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农牧民开设农家乐,很多滑雪技术高超的当地群众成为有名的滑雪教练。”卓娅·巴合提代表说,特别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制作的毛皮滑雪板,成为冰雪旅游的热销产品。

  每年1月16日是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当天,阿勒泰地区开展的古老毛皮滑雪比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诚挚邀请在座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能够到大美新疆,欣赏四季美景。”卓娅·巴合提代表发出热情邀请。

  “这就是真实的阿勒泰,新疆旅游的缩影。”全国人大代表陈伟俊补充回答说,“新疆是个好地方”是国内外游客对新疆旅游发自肺腑的一种赞叹。

  2023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2.65亿人次,同比增长117.04%;实现旅游总收入2967.1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游客接待人次创历史新高。

  “真诚邀请大家到新疆观光旅游,把新疆大美风光推荐到全世界。”陈伟俊代表说。

  新疆团代表答中国日报记者:

  说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一派胡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

  “说句心里话,雪白的棉花是我们的金疙瘩,我们用种植棉花挣来的钱,买车、买房,过上了好生活。”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现场,就中国日报记者关于对美国声称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的提问,新疆代表团2位代表作出回应,用一系列事实驳斥谎言谬论。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是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萨依买里村党支部书记,棉花是他们村的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7600多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说明,说新疆棉花生产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一派胡言。”艾克热木·买买提明代表说。

  萨依买里村棉花播种用自动驾驶播种机,打药用无人机,采摘用采棉机。家家户户都用采棉机,“难道这是我们强迫机器劳动吗?”艾克热木·买买提明代表说。

  为啥用采棉机?他现场算了一笔账:比如人工采摘,1公斤是2元,亩产300公斤棉花,人工采摘费用是600元,而用机械采摘1亩地采摘费用才150元,并且采棉机还会打好包。

  “雪白的棉花是村民的金疙瘩。”艾克热木·买买提明代表说,他们种自己的地,摘自己的棉花,过自己的好日子,还需要强迫吗?

  众所周知,新疆棉花因其纤维长、强度高而享誉世界。2023年,新疆棉花产量511.2万吨,占全国总产九成以上。新疆棉花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00万吨以上,面积、单产、总产、商品调出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棉花产业既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新疆各族棉农致富的富民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金之镇补充发言说。

  金之镇代表说,美国炮制所谓的“法案”来打压制裁新疆的棉纺产业,其实质就是打着“强迫劳动”的幌子,在新疆制造“强迫失业”“强迫贫困”,本质是破坏新疆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

  代表们还表示,中国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新疆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再到纺织,企业与员工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执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

  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答澎湃新闻记者:

  所谓“文化灭绝”完全是谎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管梦颖

  “所谓‘文化灭绝’完全是谎言!”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地力下提·帕尔哈提坚定地回答了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新疆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于长期从事保护、传承和研究发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工作的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来说,最有发言权。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每年会给每位传承人2万元补助经费,同时还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为木卡姆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创造了良好的保护、传承环境,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等相关条例规划,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

  “新疆各地每年都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介绍。

  今年春节,维吾尔族演员迪丽热巴与500多名传承人、专业演员共同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舞台,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

  “我们积极‘走出去’,在国际舞台展示新疆。”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回忆称,去年至今,他所在的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远赴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巡演,不少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

  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各民族语言文字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和很多媒体也都用多种语言文字刊播。在新疆的街头,商铺招牌上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同时呈现。

  新疆整理发掘了280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连续举办十届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充分发展;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等三部史诗巨著正式出版;艾提尕尔清真寺等一批代表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得到妥善维修和保护……

  最后,地力下提·帕尔哈提代表用铿锵有力的话语结束了提问:“新疆文化事业生机勃勃,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文化灭绝’。”

  埃及记者向新疆团代表寻求管水治水新思路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

  拥有大面积沙漠的埃及和中国新疆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埃及《中国周报》记者提问:新疆是内陆地区,干旱缺水,把水看作命根子,新疆在管水治水方面有何谋划?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全国人大代表金之镇说,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从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认识水发展水安全,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系统部署。

  新疆节水,最大的潜力在农业。2023年,新疆在来水比往年偏少10%的情况下,多灌溉13.8亿立方米水,确保粮食面积和粮食增产60亿斤以上,产量增量超过全国三分之一。

  “这也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的科学和英明,还有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行动有力,治理成果有效。”金之镇代表说。

  近年来,新疆重点构建水利主网、主干网架和大动脉,加快项目建设。2023年,新疆完成水利投资30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施了一批水网骨干工程,控制性水利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及各类防洪工程。

  “新疆还严守生态的底线。”金之镇代表提到,新疆已连续24次向塔河下游输水、补水,全疆重点河湖的生态持续向好。

  金之镇代表表示,2024年新疆将全面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四篇文章,通过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大石峡水利、玉龙喀什水利、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实施50个大中型灌区的统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组织实施40项农村饮水重点维修项目,巩固提升6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巩固生态系统环境的保护治理成效,加强塔河流域补水,统筹提高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大智慧水利建设,充分释放水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建设美丽新疆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郑军代表答俄罗斯记者:

  新疆办成一批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实惠的民生实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2024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新疆财政支出的77.4%用于民生领域,新疆有哪些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和成效?”3月7日上午,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俄通—塔斯社记者提问。

  “新疆统筹财力从‘扩投入惠民生、保基本惠民生、提品质惠民生、兜底线惠民生’四方面着力惠民生。”全国人大代表郑军回答。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持续扩大民生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郑军代表在新疆财政部门工作,他介绍,新疆坚持政策向民生聚集,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财政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支持办成了一批老百姓可以真切感受到实惠的民生实事,全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保基本惠民生,最基本的是就业,2023年,新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9.9万人次。”郑军代表说,新疆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标准,使老百姓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支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粮食产能;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是人才的创造力,新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安排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引进急缺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筹集20亿元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一批科研平台,攻克一批技术问题……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也是财政部门的职责使命所在。”郑军代表说,去年新疆不仅提高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还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和15%,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今年新疆将继续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尽全力为老百姓谋好事、办实事,向全区各族群众交上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满意答卷。”郑军代表信心满满。

【编辑:曹子健】